來到舊城廣場(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),突然想到十幾年前Jolin的一首歌─布拉格廣場,可是...真正的廣場上並不像歌詞裡所說的有許願詞,更不會出現沒有人的時候XDD
廣場上除了成群的野鴿外,還有或席地而坐或穿梭於廣場上的各地遊客。
看著圍繞在廣場周圍紛亂卻有序的每棟建築,哥德式、文藝復興、巴洛克、洛可可等不同時代、不同風格的住所與教堂巧妙的結合於一塊兒,如此奪目的讓人不禁開啟全景模式,在廣場上旋轉,想好好記錄每一個角落:P
廣場的北端豎立了宗教改革先驅─楊‧胡斯的雕像,揚‧胡斯(Jan Hus)於1415年在德國康士坦茲遭火刑,後爆發了「胡斯戰爭」。
1915年,捷克人民為了紀念胡斯殉教五百週年,於是在舊城廣場上豎立了胡斯紀念銅像。
廣場上的代表建築便屬哥德式的泰恩教堂(Kostel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,或翻譯為「提恩教堂」)
教堂的鐘樓高有80公尺,雖然高聳醒目,但是入口並不好找,穿梭在周圍的巷弄間...
終於找到了才知道...教堂並不對外開放參觀,就只看到小小的正門而已Orz...
只好向下一個目標前進,也就是著名的布拉格天文鐘(Pražský orloj;astronomical clock)。
天文鐘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:
1.最上面兩個小窗口:「行走的使徒」,有耶穌的十二門徒(左右各六位),準點時會輪流出來。
2.上部的天文鐘面:代表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、顯示時間。鐘面將地球至於中央,正如十五世紀的「地球中心論」。
3.下部的日曆盤:代表月份。
時鐘的兩旁有四個人偶,下方的鐘面...不知為何少了左邊的人偶(又是一個維修的概念嗎?...TAT...)
上層的四個人偶各有不同動作,分別代表中世紀的人們所鄙視或懼怕的事物,包括:照著鏡子(虛榮)、搖錢袋(吝嗇或貪婪)、搖鈴(死亡)、彈琴(享樂)。
下層的人偶則是:編年史家、天使米迦勒、天文學家和哲學家。
關於天文鐘的悲傷傳說...
此座中世紀的天文鐘,最早可追朔至西元1410年,由鐘錶師傅Mikuláš of Kadaň和天文學教授Jan Šindel製作,但並不精美。
直到1490年由鐘錶師傅哈努斯(Hanuš)重新設計,當時的官員皆引此精緻的鐘為傲,卻怕Hanuš為其他城市再造一座更壯觀的天文鐘,故為了確保布拉格天文鐘獨一無二,於是命將Hanuš弄瞎,使其無法再創造出一模一樣的天文鐘。
Hanuš心痛之餘,在臨死前破壞了天文鐘,傳說,任何試圖修復天文鐘的人都已發瘋或死亡,使其停擺了好長一段時間。
不過,如同大多數的傳說一樣,沒有人能證實其真假。
將近整點天文鐘前,便人滿為患,其實...最怕的就是有扒手,所以邊拍邊堤防(累),真的是怕到快窒息QQ(不過基本上四周都是人,好像每個整點都在跨年般XDD)
個人覺得十二使徒的雕像看起來很陰森、超可怕的@@...
趁著整點報時完人潮散去時,還有新人搶在天文鐘下拍婚紗照呢!真有趣~XDD
看完整點報時的天文鐘秀,接著買了登上天文鐘塔頂的票,再次準備眺望布拉格的美景囉!
購票處在天文鐘正下方,但是登頂的入口處卻是在隔壁的紅色房子(舊市政廳)喔!
花了70 CZK的學生票,興奮地來到了入口處,更high的是,登頂竟然有電梯,和爬樓梯的票價一樣,當然就是搭電梯囉!(缺點就是要排隊等電梯><)
(↓↓第一次看到這麼有美感的電梯呢!而且還是在六百多年歷史的天文鐘裡頭^^)
不消幾秒鐘的時間便到了塔頂:P
觀景台外圈非常狹小,還好人不多,也有一定的參觀方向,可以井然有序地從不同角度欣賞布拉格喔!
(↓↓舊城廣場上的胡斯雕像)
(↓↓提恩教堂,遠處還有火藥塔唷!)
(↓↓在維修的...聖尼古拉教堂(Kostel svatého Mikuláše),又是個在維修,只能看外觀的建築...TAT...)
(↓↓看得到城堡區的布拉格城堡喔!)
(↓↓還有佩特辛山上的觀景台^0^)
繞了一圈後,不知不覺一個小時又過去了,於是...
再度俯瞰天文鐘下的廣場上...人群如螞蟻般的渺小,可多到連外國人都直接在塔上驚呼“OMG!”XDDD
想著一小時前,我也是人潮中的一員呢...
如果沒有時間到佩特辛山的觀景台,那麼到舊城廣場看天文鐘可別錯過天文鐘塔上布拉格的綺麗風景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