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天下午四點左右抵達澎湖馬公機場,在等待託運行李、租機車、check-in後,終於開始第一天的微行程了!^^
[天后宮]
第一站來到了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─澎湖天后宮─最早可靠史料指出約在明神宗萬曆32年(西元1604年)立廟,已經有至少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呢!
歷代對天后宮有諸多不同的稱呼,明朝稱為「天妃宮」、「娘宮」、「媽娘宮」、「娘媽宮」、「媽宮」等,這也是「馬公」地名的由來。
小時候應該多多少少聽過一點媽祖的故事吧!所以...暫略...,簡而言之,清康熙年間,福建水師施琅進攻澎湖,打敗明鄭守軍,他認為之所以會獲勝是靠媽祖顯靈相助,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。翌年,正式加封媽祖為天后,從此媽宮又稱為「天后宮」。
天后宮在民國72年指定為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,經多次修建,依舊散發出古色古香的氣息呢!
主要由山川殿、正殿與清風閣組成,中間有天井分隔。
來到天后宮一旁的巷弄,可以看見其建築外觀以咾咕石堆砌的灰白石牆。
(↑↑其實從這兒再往前走到施公祠,便可以看見「萬軍井」了,但是因為天后宮廟口前的中庭立了個碑,和指示,以為只是一旁被丟滿菸蒂的洞呢!囧)
萬軍井就這麼被略過了XDD
接著就往中央街尋找「四眼井」吧!
暮色下的中央街感覺挺有詩意的,彷彿穿越了時空,來到了50年代。
中央街的盡頭就是四眼井的所在囉!
四眼井又稱「四孔井」,是澎湖最老的井,過去尚未有自來水之前,澎湖人的民生用水主要都取之於井水,四眼井便是當時重要的水源。
由於用水人數日益增加,故人們利用源自福建的花岡岩板,搭蓋於井面上,作為汲水平台,並在台面上設四個取水孔,以因應大家同時汲水的需求。
日治時期有了自來水以後,四眼井的功能漸漸式微,而後成為今日馬公的觀光景點。民國74年,內政部更將四眼井定為閩台地區第三級古蹟(民國96年後改編為縣定古蹟)。
↓↓十字路口的導覽地圖竟是刻在一大塊石頭上,覺得超特別又超厲害的!!⊙ᗜ⊙
晃一晃也差不多到了花火節表演開始的時間囉!
煙火施放地點位在觀音亭,離天后宮、中央街不遠,不過因為活動的關係,車輛有管制進出,得停在外頭,步行進入遊憩區。
(↓↓超Q的吉祥物)
(↓↓還有真人版XDD)
煙火施放處就是眼前這片西瀛虹橋囉!
晚間八點才開始,可七點多海岸邊的矮牆上就已經坐滿了人Orz...
對表演節目其實沒什麼興趣,不過節目開演前的等待期間,放的音樂還不錯呢!
悲劇就在節目開始時...整個音響震耳欲聾,重低音調的超重的,不僅得保護耳朵,心臟也被搞得很不舒服T_T
明明開演前的音效不是這樣的啊!⋋_⋌
為了等煙火,這一小時真的受盡了各種折磨,而且人潮愈來愈多,席地而坐整個淹沒在人群之“下”,真是太痛苦了。(強烈建議身體不好或老年人別來這種場合呀!)
最後最後,終於等到期待已久的煙火了!><
但...煙火施放的點太遼闊了,不論是拍照還是攝影都好難抓啊!Orz...
而且離煙火好近好近啊!除了可以強烈感受到爆裂的震撼外,其實還可以些微感受到煙灰不停往臉上噴,顆顆...
煙火持續了約十幾分鐘,中間一度煙霧瀰漫,呵呵呵呵~~
欣賞煙火外,當作是來練拍照的?:P
煙火一結束,不到幾分鐘的時間,觀音亭前立刻靜了下來,也完全不見剛剛擁擠的人潮,大家也...走太快了吧!XDD
在一番既痛苦又震撼的花火夜下結束了第一天的行程囉!
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
※澎湖美食:
【澎湖。美食】馬公早餐推薦(益豐豆漿店、鐘記燒餅、二信飯糰)
【澎湖。美食】馬公美食推薦(郵局口蔥油餅、阿豹香腸攤、城隍廟前燒肉飯、玉冠嫩仙草、劉正港檸檬汁)
※澎湖三天兩夜行程:
【澎湖】三天兩夜~Day2之一(張雨生故事館 & 潘安邦紀念館)
【澎湖】三天兩夜~Day2之二(風櫃、青灣、鎖港鎮風石塔 plus 鎖港牛肉麵)
【澎湖】三天兩夜~Day3之一(通樑古榕、易家仙人掌冰、跨海大橋)
【澎湖】三天兩夜~Day3之二(小門鯨魚洞、小門地質館、二崁聚落)
【澎湖】三天兩夜~Day3之三(大菓葉玄武岩、漁翁島燈塔、內垵遊憩區、池西岩瀑)
※澎湖花火節:
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●○